学院介绍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院介绍>>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2025-06-10 17:59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始建于2006年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是在原有经济政法系基础上整合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组建而成。目前有经济学、计算金融、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四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342人。目前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8人,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博士29人。

遵循我校应天归德、智圆行方的校训,经济管理学院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专业实训教学和专业社团活动对接、团学组织和基层教学组织的对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接、教研活动与产业融合的三对接、一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获得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管理年活动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的教师有10人。河南省教育系统李芳式好老师”1人,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5人。

豫鲁苏皖接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建设的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研究人员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厅级科研奖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CSSCISSCISCIE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学院拥有商科综合仿真实训中心,包括企业仿真实训室、证券模拟交易大厅、商业银商经营沙盘、市场营销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创新创业实训室、先天特质创新思维训练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经济数据分析实训室、跨境电商实训室、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室、实验经济学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ERP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30多个实训平台。

经济管理学院在培育良好学风的同时,倡导学生社团专业化,依托经济共学社、ERP沙盘协会、大学生物流协会、营销策划协会、商贸协会、市场调查与研究协会等开展专业性的学生活动,同时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周末文化广场安全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科技扶贫社会服务青年志愿者创优争先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结合学院专业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活动亮点。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考务管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

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系统的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分析方法训练,掌握经济学主要分析工具,具有从事经济研究或经济管理实践运用能力,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学术后备力量,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与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高素质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专业特色:经济学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是经济管理学院开设最早的本科专业,至今已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济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注重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力图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外结合+校企结合+模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和技能过硬、升学就业选择面广的专业特点。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数字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保险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就业方向:一是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近年来有50多人考取硕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二是通过各级各类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中超过50%的内容为经济学专业知识),在市、县区的财政局、税务局、发展改革委等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就职。三是入职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学位学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陈老师 15896911511

 

计算金融专业

培养目标:计算金融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旨在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现代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模型、经济计量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对经济金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各类复杂问题。计算金融专业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大数据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计算金融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计算金融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专业,实现了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三大学科的交叉融合,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环境,注重运用大数据前沿技术解决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善于金融建模和量化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涉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课程: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数理分析、运筹学、财务管理、Stata语言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Python与量化投资、数据挖掘与财经应用。

就业方向:计算金融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等企业从事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管理、咨询服务;能够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或金融监管部门从事金融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在相关科研机构和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

学位学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张老师 18637017177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财管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法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财务管理基本技能、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适应大数据和数智化条件下对财务管理人员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财务管理专业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实现了财务理论水平和财务专业技能的双提升。财务管理专业设置有财务专业社团,财务社团开展一系列社团活动、参加各类财务专业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专业自信。

主要课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审计、税法、会计信息化、成本会计、全面预算管理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

学位学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刘老师 13569310558

 

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系统地掌握物流学科相关专业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实践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物流管理专业积极贯彻多学科交叉、产教研融合、国际化视野、个性化培养的培养理念。多学科交叉:物流管理教师团队汇聚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产教研融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地方企业建设,将头部企业的前沿案例融入教学,指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国际化视野: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顶级学科竞赛和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与狼共舞的机会。个性化培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实时关注学生成长动态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设计成长规划。

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商务数据分析、Python基础、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等。

就业方向:物流管理:制造业、零售业、分销业等行业从事供应链规划、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仓库运营等管理工作。国际物流:跨国公司、外贸公司或国际物流企业从事国际物流、贸易合规、货运代理等工作。智慧物流:物流软件公司或企业的IT部门从事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等工作。政府及公共服务: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物流政策的制定、行业监管、城市规划等工作。升学:对口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工业工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

学位学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电话:赵老师 17337060275

 

 

学院风采

IMG_256

2024年经济管理学院新生开学典礼

IMG_256

2025年春季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IMG_256

2024年组织学生赴中国农业银行商丘分行进行专业认知实习

IMG_256

2024年组织参加校运动会荣获团体第一名

 

 

 

 

IMG_256

2024年经济管理学院考研表彰大会

IMG_256

2024届毕业生茶话会

 

 

 

 

 

 

 

 

8270de10216d97c7e16af996ce7cd0e

2024年学生赴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IMG_256

IMG_256

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IMG_256

2024年周末文化广场

IMG_256

2024年学院举办营销策划大赛

IMG_256

2024年经济热点问题辩论赛

IMG_256

学生点钞实训

 

上一条:体育学院简介
下一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5-2019 商丘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     Powered by 招生与就业处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     联系电话:0370-3057992 3057995 3057996

举报电话:2581066   迎新QQ群:758155327/476026452

招生办公众号 招生手机网 招生信息网 阳光招生